河貍家在這兩年的創業中經歷了風風雨雨,現在我們做得還不錯,不僅是業內第一個也是唯一的全品類美業平臺,而且在單量上也遙遙領先于所有競爭對手。中國上門美業O2O是我們開創的,無論實踐、方法論,還是融資額或者燒錢額,我們都是第一名。
英國《金融時報》記者采訪我時問了一個問題:“不要說歐洲,甚至連美國在美業O2O方面都看不到好的案例,為什么河貍家在中國會如火如荼?”我回答:“可能我們亞洲女人更愛美吧?!?/span>
其實,做O2O首先有兩大需求,一是足夠富,二是足夠大。美國大量的城市以幾十萬人口的小城鎮為主,人們住得很分散,那樣是難以做O2O的。中國的城市動不動千萬級人口,這為O2O創業提供了基礎。
我們探索出了一套基于O2O的C2C模式,說白了,就是O2O里面的淘寶模式。服務與商品一樣也分標品和非標品,非標品適合做C2C,沒有一個所謂的指導價格。非標產品和服務用B2C的模式都很難賣得動。
O2O想賺錢就看三點:第一,相對于原有的傳統線下模式,有沒有節省成本。線下的美甲店,成本由美甲師的工資提成、房租、老板的投入和管理費用三部分構成。河貍家這樣的上門服務,減少了房租和老板的投入三分之二的成本,所以一下子在成本結構上有了巨大的顛覆。
第二,如果成本不改變,有沒有做出溢價的可能性。河貍家的平臺上有一到五星的評價標準,手藝人的星級一旦上去,我們是給出了溢價空間的。為什么我們有些美容師和美甲師月收入10萬元?線下“累死”也賺不到這個錢,因為這些手藝人不是靠做單多而達到的,一天還是那三四單,但是價格出現大幅上漲。
簡單說,白富美愿意為了更好的手藝支付更高的價格。我們也讓好的手藝人獲得了更符合她預期的收入。
第三,跨界打劫。河貍家先做美甲,后來有了美容、健身等,不管跟什么行業結合,我們都叫河貍家,跨界打劫要給之后的發展留一個空間。前不久倒掉的那個友商叫某某美甲,這不就傻了嗎?從名字上就把自己做死了,上一個新品類消費者的認知還是停留在美甲上。
河貍家從創業的第一天開始,就沒有改變過我們的口號——解放天下手藝人。有太多成功案例證明我們做到了這一點。任何商業都遵循最簡單的規律,就是邏輯要自洽。如果靠錢能驅動一個行業,那世界上只剩銀行家了。所以,企業家的核心任務就是組織人力、物力、財力去對抗市場的不確定性。怎么對抗?就是找出不成立的邏輯讓它死掉,找出成立的邏輯讓它延續。
2016年河貍家有兩個任務,一是接著擴城市,二是豐富品類。我們做的叫人群生意,圍繞中產階級女性的生活不斷延伸和擴展。河貍家不是一個產品品牌,也不是一個行業品牌,而是代表著一個移動互聯網平臺和愛美女性的對接。
我越來越覺得,美業O2O就是個慢生意。這個行業真不在乎誰來燒錢,又不是沒燒過,去年燒錢大部分都燒死了。美業人群窄,頻次沒那么高,服務稍微有點兒瑕疵,第二次絕對不返單,你的錢全白花。這跟滴滴不一樣,即使這次乘車不滿意,因為便宜,下次還用。這是行業特征決定的。
對于創業公司來說,未來的商業模式發展,誰都看不太清楚,因為一旦看清楚了,BAT早就做完了。創業的根本就是創始人堅信自己的理念能成功,差一丁點都不行。平臺的生意,其實賺的是生意的增速。公司一般分兩種,一種公司叫賺錢的公司,第二種叫值錢的公司。河貍家要做像阿里巴巴那樣的第三種公司——又值錢又賺錢。